图看九寨沟现状 灾后重建一周年

文章编号:9255 2024-05-13 九寨沟
九寨沟

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,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出现7.0级地震。中国地震局于8月12日颁布,九寨沟7.0级地震最大烈度到达九度,九度区触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,面积139平方千米,六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295平方千米,共形成四川省、甘肃省8个县受灾。

2017年11月7日,四川省政府印发《“8·8”九寨沟地震灾后复原重建总体规


图看九寨沟现状

各位车友,请问震后九寨沟恢复的如何了

根据四川省《“8·8”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》:2019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,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; 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。 注:今年初恢复营业,仅开放部分景区,同时降低门票价格,且不接待散客。 但因近期大暴雨,从7月1日起临时关闭,至今还未恢复营业。

四川灾区现在恢复的啥样啦

德阳绵阳建百万人大城市 汶川等3县城缩减规模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向全省转发国家发改委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《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的通知》。 根据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”,我省的德阳城区、绵阳城区将发展成50万—100万人口的大城市,广元、都江堰、彭州、绵竹、江油和阆中等地城区将发展成为20万—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。 汶川等三县城缩减规模根据城镇重建在恢复重建中承担的不同功能,都江堰、绵竹、什邡、江油等13地城区属于重点扩大规模重建类型;安县县城、剑阁县城、茂县县城、阆中城区等13城镇属于适度扩大规模重建类型;芦山县城、理县县城、松潘县城、九寨沟县城等7个城镇将适度调整功能,保持原有规模不再扩大;平武县城、宝兴县城、汶川县城将原地缩减规模重建,汶川县城重建人口规模控制在2.5万—2.8万人,平武县城重建人口控制在2.3万—2.4万人,宝兴县城重建人口规模控制在1.0万—1.1万人。 至于外界颇为关注的北川县城重建问题,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表示,新县城规划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,新县城规划专家组已经进驻北川。 映秀等三镇重点规划地震中,我省映秀镇、汉旺镇、蓥华镇均遭受到了严重破坏,灾后恢复重建具有代表性。 “规划”将这三镇专门列出。 映秀镇是汶川地震的震中,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。 目前,映秀重建规划已经多次讨论,将修建地震遗址公园、地震博物馆等,镇区人口规模控制在0.5万—1万人之间。 汉旺镇距地质断裂带近,恢复重建应合理避让地质灾害威胁地段,产业逐步转向轻型加工业和商贸流通,接纳部分山区转移人口,成为带动山区发展的重点城镇。 蓥华镇是联络山区与平坝地区的重要通道和物资集散地。 恢复重建应调整产业布局、迁出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产业,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,成为该区域的旅游服务中心城镇。 县城预留直升机起降场在“规划”中,还专门对城镇的综合防灾体系进行了规划。 要求利用学校、体育场馆、文化场馆和公共绿地等开敞空间建立避灾场所,设置应急生活设施、物资储备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。 并要求提升城镇绿地的避灾功能。 此外,县城驻地城镇还应预留一处可满足直升机临时起降要求的场地,以保证直升机运输与救援的要求。 (据四川日报)

九寨沟的震后重建需要人工干预还是自然恢复?

针对九寨沟地震后,是人工干预还是自然恢复,这一问题,众说纷纭。 专家:道路、旅游系统可适当人工干预修复是采取人工还是等待自然恢复。 有专家认为,九寨沟属于世界自然遗产,地震造成一些景点受损,这是天灾,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不管美与丑,都是大自然的作品,并不影响其自然遗产的身份。 因此,原则上尽量不进行人为扰动和修复。 从旅游角度可以进行适当的人工修复。 道路系统、旅游接待系统等方面,可进行适度修复。 此前,有专家表示,九寨沟本来就是自然风光,本身就是不同时期大地震等构造运动的产物,其形成属自然地理演化过程,不建议人为修复。 专家建议,以后九寨沟适合发展“软旅游,人类要尊重自然、敬畏自然。 比如,住宿设施在选址、设计、规划等方面,都要考虑地质等因素,尽量做到小巧玲珑、强软结合,做好防震措施,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。 可见,自然修复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。 不过,呼吁大家在今后更加保护好九寨沟的生态环境,毕竟震后的九寨沟伤痕累累,需要大家携手一起保护。
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xiaotuo.net//0592df2fd2996dc46960.html